文物历史
唐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来至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准其传教,并为其建寺;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立之时,景教已在中国活动了近150年。
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星期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长安大秦寺落成。
唐会昌五年(84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立六十余年后,武宗灭佛,殃及景教,此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明天启三年(1623年,一说天启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沉睡地下近八百年后,方在西安西郊(一说周至县)偶然出土,出土后就近移入金胜寺(唐代称崇圣寺)。当时耶稣会士极重视此一发现,并将碑文译成了多种外国文字。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置金胜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战乱,正殿及碑亭毁于战火,而碑石幸存,其后暴露旷野多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麦记者何乐模(Frits V. Holm)密谋盗碑,贿寺中老僧雇石匠,以同样石料同样尺寸重新刻制一碑,图以复制碑偷龙转凤,换出原碑暗中运往伦敦。安排搬运之际,消息走漏,政府及时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后只允许其运走两吨重之复制碑(复制碑其后辗转运往纽约,最后为教徒购赠梵蒂冈)。陕西巡抚曹鸿勋随即将原碑移置西安城内碑林护藏,以绝其觊觎。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几度遭逢劫难,幸保无损,弥足珍视,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文物特征
外在特征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中为碑身,上有盘龙浮雕之碑额,下有龟座。碑质为黑色石灰岩,顶呈半圆状,上部较尖。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高279厘米、宽99厘米,除刻有1780个汉字碑文外,在碑文下方和左右碑侧,还刻有许多叙利亚文。碑头飞云和莲台烘托着一个十字架,包围着十字架的是一种无角之龙,这是中国古代器物上常见的装饰,名为“螭”,左右配上了盛开的百合花,碑名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内容
㬌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
大秦寺僧㬌净述ܐܕܡ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ܘܦܐ ܘܦܐܦܫܝ ܕܨܝܢܝܣܬܐܢ
景教碑正面
粤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虗,後後而妙有。惣玄抠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阿罗诃欤!判十字以㝎四方,皷元风而生二气。暗空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匠成厏物,然立初人。别赐良和,令镇化海。浑元之性,虗而不盈。素荡之心,夲无希嗜。洎乎娑殚施妄,钿饰纯精。闲平大扵此是之中,隟冥同於彼非之内。是以三百六十五种,肩随结辙。
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徳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扵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惣仗西郊,賔迎入内。翻
景教碑拓本
玄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亲临福宇,建立坛场。法栋暂桡而更崇,道石时倾而复正。天宝初,令大将军髙力士,送 五圣写真,寺内安置;赐绢百疋,奉庆睿图。龙髯虽逺,弓劒可攀;日角舒光,天颜咫尺。三载,大秦国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诏僧罗含、僧普论等一七人,与大德佶和,於兴庆宫修㓛德。於是天题寺牓,额戴龙书;宝装璀翠,灼烁丹霞;睿扎宏空,腾淩激日。宠赉比南山峻极,沛泽与东海齐深。道无不可,所可可名;圣无不作,所作可述。肃宗文明皇帝,於灵武等五郡,重立㬌寺。元善资而福祚开,大庆临而皇业建。 代宗文武皇帝,恢张圣运,从事无为。每於降诞之辰,锡天香以告成㓛,颁御馔以光㬌众。且
词曰︰
真主元元,湛寂常然。㩲舆匠化,起地立天。分身出代,救度无边。日昇暗灭,咸证真玄。
赫赫文皇,道冠前王;乗时拨乱,
髙宗纂祖,更筑精宇。和宫敞朗,遍满中土。真道宣明,式封法主。人有乐康,物无灾苦。
玄宗启圣,克修真正。御牓扬辉,天书蔚映。皇图璀璨,率土髙敬。庶绩咸熙,人赖其庆。
肃宗来复,天威引驾。圣日舒晶,祥风扫夜。祚归皇室,祆氛永谢。止沸㝎尘,造我区夏。
代宗孝义,德合天地。开贷生成,物资美利。香以报㓛,仁以作施。暘谷来威,月窟毕萃。
建中统极,聿修明德。武肃四溟,文清万域。烛临人隐,镜观物色。六合昭蘇,百蛮取则。
道惟广兮应惟宻,强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豊碑兮颂元吉。
大唐建中二年嵗在作噩太蔟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时法主僧宁恕知东方之㬌众也。ܒܝܘܡ̈ܝ ܐܒܐ ܕܐܒܗܬܐ ܡܪܝ ܚܢܢܝܫܘܥ ܩܛܘܠܝܩܐ ܦܛܪܝܪܟܝܣ
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巖书
ܒܫܢܬ ܐܠܦ ܘܬܫܥܝܢ ܘܬܪܬܝܢ ܕܝܘ̈ܢܝܐ
ܡܪܝ ܝܙܕܒܘܙܝܕ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ܦܐ ܕܟܘܡܕܐܢ ܡܕܝܢܬ ܡܠܟܘܬܐ
ܒܪ ܢܝܚ ܢܦܫܐ ܡܝܠܝܣ ܩܫܝܫܐ ܕܡܢ ܒܠܚ ܡܕܝܢܬܐ ܕܬܚܘܪܝܣܬܢ
ܐܩܝܡ ܠܘܚܐ ܗܢܐ ܕܟܐܦܐ ܕܟܬܝܒܢ ܒܗ ܡܕܒܪܢܘܬܗ ܕܦܪܘܩܢ
ܘܟܪܘܙܘܬܗܘܢ ܕܐܒ̈ܗܝܢ ܕܠܘܬ ܡܠܟܐ ܕܨܝܢܝܐ
僧霊宝
ܐܕܡ ܡܫܡܫܢܐ ܒܪ ܝܙܕܒܘܙܝܕ ܟܘܪܐܦܝܣܩܦܐ
ܡܪܝ ܣܪܓܝܣ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ܦܐ
捡挍建立碑僧行通ܣܒܪܝܫܘܥ ܩܫܝܫܐ
助捡挍试太常卿赐紫袈裟寺主僧业利ܓܒܪܝܐܝܠ ܩܫܝܫܐ ܘܐܟܝܕܝܩܘܢ ܘܪܫ ܥܕܬܐ ܕܟܘܡܕܐܢ ܘܕܣܪܓ
碑文大意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义等;第二部分是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颂伊斯,他相当于长安地区的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员,对景教发展起到相当大作用。
这块石碑上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自西域、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
文物鉴赏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及额题均为楷书,书法秀丽而劲健,用笔灵动而不失庄严肃穆,结构疏密得当,艺术水平很高,为研习书法的上好范本之一。
从艺术造型来看,景教碑完全依据中国碑的形状,保留了南北朝至唐的风格;石龟背寛,面积大而又重心低,置碑于其上,安定又平稳。由于上是螭首,上下均是动物,可在造型中达到和谐,上下呼应,有首尾照顾的效果。
景教碑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其中文功底极其深厚,以个人传奇为基础,凭借中国传统文学的用典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把景教教义、景教在唐朝的传播历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实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汉语创建。
文物价值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见证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早期传播必不可少的考据文献,被誉为“中国基督教之昆仑”,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艺术交流的珍贵资料。
景教碑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为后世揭示出唐代长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与发展情状,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并见证了唐王朝对景教的宽容与支持的态度和对外国文化所取得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景教碑中的古叙利亚文,为研究当时东罗马传教所用文字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证价值,因而也为西方国家视作基督教的神圣之碑。
文化寓意
中国古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称最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留派)为“景教”。景教原是东罗马正教的一个支派。早在公元五世纪,君士但丁堡大主教聂斯托留(Nestorius)因持异见而被东罗马放逐至死,他的追随者后来转而立足波斯,向东发展。及至公元七世纪唐代初期,聂派基督教传入中国,取名景教。“景”字兼含“大”与“光明”两义。
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的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佛教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结的是基督教之“果”。
保护措施
2002年1月,唐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后世影响
仿刻碑
何乐模仿刻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不仅是晚清中国西北内陆发生的一件大事,而且在当时的欧美、东亚等地均引起重大反响,提升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特别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间,何乐模向13个国家的博物馆、大学等分赠石膏模造碑,这些机构分别是希腊雅典的国家考古博物馆、印度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国家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的皇家图书馆、西班牙马德里的国家考古博物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国家博物馆、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美国纽黑文的耶鲁大学、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意大利罗马的圣经学院、德国柏林的国家人类博物馆、日本京都的帝国大学、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罗伯特大学。以上所涉13个国家分布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何乐模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向博物馆和学术机构分发、赠送模造碑的举动,使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国际上获得了空前巨大的影响。虽然原碑位于西北内陆腹地的西安城,一般的西方人很难一睹其真面目,而仿刻碑以及模造碑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分布,就使得更多的学者、民众能有幸看到与原碑基本相仿的文字、图案等内容,促进了众多国家学者、民众对景教碑以及西安、陕西和中国的认识。
崇基校徽
唐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额题顶端刻有图案,香港崇基学院校徽图案即取材自景教碑之图案。1954年,崇基学院创办人之一何明华会督(Bishop R.O.Hall)在一次演讲中特别提及此图案,并表示“希望这从莲花浮现的十字架和从云中吐露的火熖,会成为崇基学院的校徽”。学院在向同学征求校徽设计时指明须以此图案为设计基础,其后校徽设计由校董会选定,并沿用至今(注:1954年至1960年校徽外框形状为长方形,1961年开始为盾形)。
崇基学院为基督教高等学府,继承国内十三间基督教大学之办学精神,立根中华;创校人在校徽图案上作出高明选择,藉景教碑之象征,数典追源,铭记基督教来华传教事业之始,有高远深刻的寓意。崇基学院行政楼地下及牟路思怡图书馆大堂挂壁者为景教碑之拓本,两套拓本俱属崇基之院藏。院藏另有景教碑之雕塑模型两座,大小约为原碑六分之一。一置行政楼地下,为琉璃水晶工艺制作;一置神学楼圣堂入口处,为水晶工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