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投诉联系我们 手机版 热门标签 58百科网
您的位置:58百科网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发展历程 试验工程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发展历程 试验工程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

2023-08-19 04:30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发展历程 试验工程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发展历程 试验工程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也称“环渤海跨海通道”,是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于1992年首次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大连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

2021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了《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20)》。这部长篇年度报告建议,将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中文名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提出时间

1992

发展历程

1992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首次由柳新华(曾任鲁东大学副校长)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

2008年,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关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的研究座谈会。

2010年1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成员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国家部委研究人员共同到蓬莱考察、调研工程线路、登陆地点。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规划》重要内容,跨海通道建设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3月,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带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并报国家发改委,认为通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2013年7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同年9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会议总结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探讨了如何推进深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9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学院在烟台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讨会后,烟台市结合烟台实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向上级部门提出实际建议。

2014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前期研究,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项目的研究。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召集交通运输部规划司、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山东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烟台及大连市政府等在京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研究如何加快启动前期研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一个新阶段。7月,山东省发改委组织相关人员,赴英国和法国实地考察了英吉利海峡跨海工程和欧洲隧道公司,与英国交通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为跨海通道的推进积累了经验。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中提到,要研究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前期工作。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讨论通道项目决策风险和项目组织机制等两个研究成果。

2016年3月,烟台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的《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研究启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

2018年9月,《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印发。其中,山东省表示将积极推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建设。

2019年5月,在2019年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表示,渤海湾跨海通道的内部研究已到关键节点,课题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战略性规划研究报告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初步估算项目资金3000亿元。2021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了《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20)》。这部长篇年度报告建议,将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报告指出,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是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过去近30年已形成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被列入多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近年来,各方对该项工程已形成基本共识,认为这个大通道建设十分必要,启动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建议将此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论证和建设进程。

截至2019年2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尚未开工建设。

2021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试验工程

蓬长跨海试验工程

蓬长跨海试验工程将率先创造多个第一:它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真空管道运营线;第一个跨海真空管道线;第一个水下桥;第一个速度突破600千米/小时的地面交通线;同时也将成为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

建设难题

投资巨大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设计的方案是跨渤海湾大通道,在山东蓬莱至辽宁旅顺之间修建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两用通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按公路、铁路双通道计算,总投资约2000亿元-3000亿元,投资规模堪比三峡工程。

对于修建通道的资金来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认为,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的经验,多渠道进行融资。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大桥建设经验可供借鉴,大桥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可以采用B O T (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融资模式运作,国家只要能够给相应的政策,可以少用政府投资或不用政府投资进行建设,据悉已有多个财团表达对此项目的兴趣。

价值意义

促进交流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将极大便利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与东部和东南沿海省份的交流,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合作,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对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地位。2009年,环渤海地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2356亿元,占全国的31%,并且环渤海地区的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原油、钢铁等产量约占全国的40%,这一地区和外界的物流量十分庞大。2010年,渤海海峡北岸布有京哈线、锦承线、沟海线和哈大线,运能高达数亿吨,而海峡南岸则只有蓝烟线-胶济线,客运能力为6000万人,货运能力为1 .3亿吨。由于缺少一条由东北直通山东的便捷通道,导致北岸进出关运输不堪重负,而南岸运输通道开发不足。2010年,山海关的铁路运输满足率只有30%-40%。鉴于北紧南松的交通运输情况,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认为,2010年海峡南北之间的潜在汽车日流量至少在3万-4万辆左右。预计2015年潜在汽车日流量将超过10万辆。

投资回报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以后,通行收费,加上各种管线收费、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会成倍增加。跨海公铁通道2000多亿元的投资,10年-15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专家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回报并非仅限于此,它的回报将是综合的、多方面的、社会性的。跨海通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投资、工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等各方面的巨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显著增加。

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海峡相隔,渤海南北两岸的客货交流和经济来往一直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东北与山东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都因此受限。由于路途遥远,过去“闯关东”是一次充满艰辛的人口迁移。渤海海峡南北两岸最短直线距离只有106公里,两端分别是辽东半岛的旅顺和胶东半岛的蓬莱。柳新华说,如果能修通这两地之间的大通道,那么原来的绕渤海“C”型运输就变为“Φ”型运输,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经此大通道,东北至山东和长三角的运距,比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线等缩短400公里至1000公里。

山东省交通科研所研究员许云飞说,大通道建成后可以将我国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4大经济区域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紧密地串联起来,并与全国及东北亚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网络,扩大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重工、木材、化肥、粮食等物资与内地的交流,扩大华东地区轻工、食品、电子等物资与东北及俄罗斯的交流,增强华北地区煤炭南下北上能力,加强4大区域信息、科技、人才交流,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经济辐射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形环绕运输变为“I”形直达运输,渤海经济圈与胶东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紧密结合,对东北振兴、中国经济的再腾飞意义重大。直接受益的就有东三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

据专家分析,这一贯通区域的大动脉,总投资大约2000亿元到3000亿元左右,到2030年跨渤海海峡潜在货运流量将达到1.7亿吨、客运流量在4000万人左右。

年可节约燃油100余万吨,减少碳排放800余万吨。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等需求巨大,从而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交通工程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大型工业项目。

2000亿元到3000亿元直接投资,10年至15年左右即可收回,直接受益的地区就有10个省市,并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参考资料

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将创造多个世界第一 ·新浪新闻

阅读全文
以上是58百科网为你收集整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发展历程 试验工程 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 2024 58百科网 58bkw.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桂ICP备19012293号-9 返回底部